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的教育学探索(上篇)

时间:2015-11-02 10:45 点击: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而完整地回答了教育之道,表达了中国学校教育的价值立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而完整地回答了"教育之道",表达了中国学校教育的价值立场。核心价值观只有经过合理的路径选择与恰当的过程环节,才能真正"进教材"。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要掌握三种逻辑即知识逻辑、生活逻辑和教育逻辑,打通三个世界即符号世界、意义世界和生活世界,因而具有特别的难度。核心价值观"进教材"的教育实践"倒逼"了学校改革、教育改革和社会改革。
  【论文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价值自觉;融入模式;三种逻辑;三个世界
  科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之真正深人人心,任重而道远。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方式、方法有多种,不过,"进教材"是基本方式。问题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学意义究竟何在?核心价值观"进教材"有什么样的路径选择?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学解读:
  它明确而完整地回答了"教育之道"经过几千年的演进与变革,学校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要素多个、类型多样、层次多种、内容多变、价值多元……尽管学校教育如此纷繁复杂,但是,作为人类有目的、有组织的理性实践活动,它还是可以归结为两个基本问题:第一,培养什么样的人;第二,怎样培养人。前者为培养目标,后者为培养方式,二者共同构成了"教育之道",缺一不可。
  当代以及未来中国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予了明确的回答,那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怎样才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也给予了明确的回答,那就是只有在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在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才呼唤公民、需要公民。也只有在自由平等的法治社会和民主文明的国家制度中,才能培养出现代公民。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回答了为什么要培养公民,也回答了怎样培养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中国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与价值立场,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吸取了人类的价值共识,它理所当然地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判断大是大非的依据,是人们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的依据。
  二、核心价值观"进教材"的路径选择与过程环节
  一般来说,知识、价值、理论、学说等人类间接经验,只有经过课程选择才能进人教材;只有经过科学的课程设计才能有效进人教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的路径选择有三种。第一种,在现有德育教材之外,编写一本专门的补充教材;第二种,在现有德育教材之中,增加一个单元,专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现有德育教材之中,以核心价值观统领德育教材。第一种选择势必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难以避免两种教材之间的交叉重复。第二种选择不仅会造成核心价值观与现有德育内容的交叉重复,割裂核心价值观与教材内容的有机联系,而且会导致教材结构的混乱。第三种选择不仅可以克服前两种路径的弊端,而且彰显了德育教材之价值引领的宗旨与特色,还符合道德学习、价值观教育的特点(不同于知识、技能学与教)。因此,"融人模式"成为教育专家学者的共识。①
  现有的德育教材是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2002年版)编写的,经过长达十余年的使用,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存在诸多缺憾②,确有总结提升、修改完善的需要。教育部2011年修订并公布了国家义务教育德育课程标准,对2002年"实验版"课程标准有不少变化与改进,因此,修订德育教材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以社会主义核心观统领德育教材的修改,把核心价值观融人德育教材恰逢其时。
  按照"融人模式"来"进教材",要经过如下三个过程环节。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